最近,“太湖三傻” 这个梗在网络上爆火 —— 不仅苏超联赛的球迷们用它调侃垫底球队,连无锡文旅都推出了 “太湖三傻” 主题手机壳,把景点变成 “憨憨” 卡通形象。这个梗到底从哪来?“三傻” 又指的是哪三个?今天我们就来拆解它的 “进化史”。
“太湖三傻” 的起源
“太湖三傻” 的最初原型,其实是太湖渔民对三种常见水产的 “爱称”。
据网友考证,太湖里有三种 “好抓得离谱” 的鱼:
- 白鱼:天生 “胆小易惊”,一有动静就乱蹦,常常自己蹦进渔船;
- 白虾:白天喜欢在浅水区域 “慢悠悠晃荡”,渔民下网一捞一个准;
- 银鱼:晚上有 “趋光性”,见了灯光就聚堆,用灯光一照全进网。
因为这三种鱼 “不精明”“送分上门” 的特点,渔民们亲切地称它们为 “太湖三傻”—— 看似 “傻”,实则是对它们 “好养活”“接地气” 的认可。
后来,这个词被网友 “借” 到了苏超联赛(江苏城市足球联赛)中。2025 年苏超前三轮战罢,苏州、无锡、常州三支球队位列积分榜后三名,而且都位于太湖边上。网友们觉得,这三支球队输球的样子,像极了太湖里的 “三傻” 水产 ——“输得太容易”“送分送得心甘情愿”,于是把 “太湖三傻” 的外号 “赐” 给了它们。

“太湖三傻” 指的是哪三傻?
“太湖三傻” 的核心成员,是苏超联赛中的苏州队、无锡队、常州队,各自还有 “谐音梗外号”:
- 苏州队:被称为 “苏德惨”(谐音 “输得惨”)。前三轮节节败退,被昆山队频繁 “戳痛点”,比如 “苏州不行”“宇宙昆山,申请出战”,连主教练都无奈表示 “我们还没跪”。
- 无锡队:被叫做 “无所谓”(谐音 “无锡”)。连输三场零积分,无锡文旅都急了,放出狠话 “踢球可以,别动我的偏旁”—— 生怕 “无锡” 变成 “二锡”“二易”。
- 常州队:最惨,被称为 “常垫底”(谐音 “常州”)。前三轮零分倒数第一,网友调侃它的名字 “笔画越变越少”:从 “常州” 到 “吊州”(去掉 “常” 的 “巾”),再到 “巾州”(去掉 “吊” 的 “口”),最后只剩 “丨州”(竖杠)。常州球迷也自嘲:“别人都不看好我,偏偏我也不争气;无人扶我凌云志,反正我也上不去”。

从足球到文化,“太湖三傻” 的 “破圈” 之路
“太湖三傻” 并没有停留在足球领域,反而成了江苏 “散装文化” 的新符号:
- 城市调侃升级:网友把倒数第四的镇江拉进来,组成 “江南四大菜鸡”(苏锡常镇),各自对应特产外号:常州 “恐龙”(恐龙园)、无锡 “水蜜桃”、苏州 “大闸蟹”、镇江 “醋坛子”。
- 文旅文创 “借梗”:无锡文旅抓住 “太湖三傻” 的热度,推出了 **“太湖三傻” 主题手机壳 **—— 把鼋头渚(扛樱花枝的鼋头小人)、灵山大佛(手比 OK 的佛系青年)、三国城(Q 版武将)卡通化,搭配 “太湖三傻,傻得可爱” 的 slogan,上线首日就售出 2.3 万件,话题阅读量超 1.2 亿次。
- 全民参与的 “逆袭梗”:虽然被叫做 “傻”,但三支球队的球迷都用幽默化解压力。比如常州球迷说 “谁和常州踢才有压力,万一被进了一个球”,无锡队准备 “以攻代守” 摆脱垫底,苏州队甚至请来贝克汉姆指导——“傻” 的背后,是 “不服输” 的劲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