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捞女游戏》是一款以“捞女”现象为题材的互动影游,由中国香港导演胡耀辉执导,于2025年6月19日上线Steam平台。作为首款将现实社会议题融入互动叙事的作品,其核心玩法是让玩家扮演“情感猎手”,在都市社交背景中通过对话建立人际关系,在光鲜的社交场景中识别潜在骗局,通过选择驱动叙事模式做出关键决定,体验“情感与理智”的博弈。游戏包含472分钟影像素材、200+选项及38个结局,并提供标准/大师双模式,一次购买即可完整体验,无内购及额外付费。
互动影游《捞女游戏》在Steam平台上线首日即陷入舆论漩涡,名称中的“捞女”标签被指直接污名化女性群体,引发大规模举报和抵制。“捞女”一词在部分语境中被视为针对特定女性群体的贬义称呼,游戏上线前未能通过内容审核的质疑声迅速发酵。与此同时,游戏制作人胡耀辉的B站账号在上线当天被封禁,官方B站及抖音账号内容被清空,账号昵称显示异常,平台以“违反社区内容规范”为由采取限制措施。
争议焦点进一步集中在游戏发售日与“胖猫跳江事件”周年纪念的关联性上。2024年该事件曾引发全网对“捞女”群体的声讨,而游戏中男主角网名“笨猫”被广泛解读为影射该事件受害者。这种时间节点的选择被批评为“消费社会悲剧煽动对立情绪”,直接触碰平台对敏感事件的管控红线。内容设计层面,尽管官方宣称游戏旨在“拆解情感陷阱”,但第一章强制玩家“被捞才能过关”的机制与反诈目标形成逻辑矛盾,部分玩家指出剧情中角色刻画片面,未能实现制作人所说的“打破绝对恶刻板印象”。
制作人胡耀辉的职业背景成为争议放大器。作为曾执导情色片《一路向西》的导演,其创作风格与B站等平台倡导的社区氛围存在显著冲突。平台近年对涉及低俗、性别对立内容的审查力度强化,导致“情色片导演转型反诈”的叙事被质疑存在价值观矛盾。数据显示,游戏上线后24小时内,Steam平台相关讨论帖中“性别对立”“污名化”等关键词出现频次超过1.2万次,微博话题#捞女游戏争议#阅读量突破5000万后被屏蔽。
面对舆论压力,6月20日官方发布公告宣布更名《情感反诈模拟器》,称社交账号下架系“技术原因”。新版本将核心玩法重新定位为“沉浸式反诈教育”,保留472分钟真人实拍剧情、14万字互动文本及200+选择节点,但删除“潜入捞女组织”等争议设定,将第一章失败结局调整为“止损结局”。Steam商店页面同步更新介绍,强调“内容无删减,聚焦诈骗行为共性”。改名后游戏热度持续攀升,上线48小时内在线人数峰值达69747人,国区热销榜位居第一,97%好评率中男性玩家占比超85%。
行业分析指出,此次更名事件折射出社会议题类游戏的审核困境。尽管《情感反诈模拟器》通过强化“反诈教育”属性实现舆论转向,但其前期营销依赖争议性标签的策略仍引发讨论。有玩家发现,游戏内置的《恋情知识档案》中,“养鱼套路”“情绪操控”等案例仍以女性角色为主要施害者,这种叙事倾向使得性别对立的争议未能完全消解。
下一篇:谁敢想谁敢想洛天依歌曲是什么梗